当前位置:手动组卷 /初中物理 /按章节
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
  • 1. 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,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,她向后退的过程中,像的大小(填“变大”、“变小”或“不变”)。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的后面1m处,如图所示,这时她(选填“仍能”或“不能”)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。

       

  • 1. 在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”的实验中,由图甲可知,凸透镜的焦距是10.0cm。

    (1)小明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,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,探究u<f的成像规律,无论怎样移动光屏,都没办法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,他接下来的操作是

    (2)如图乙改变蜡烛的位置,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,再移动光屏,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、的实像(选填“放大”、“等大”或“缩小”),与 (选填“照相机”、“投影仪”或“放大镜”)的成像原理相同;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,当蜡烛向右(靠近透镜)移动一段距离后,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,需将光屏向 (选填“左”或“右”)移动,此时观察到的像与原来相比将 (选填“变大”、“不变”或“变小”);

    (3)小芳同学在实验中,她按如图丙所示装配仪器(图中F点是焦点,H点是2倍焦距处),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,但像的位置偏高。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,她应把光屏向 调(选填“上”或“下”);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,她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,遮住部分透镜,观察到像 完整(选填“仍然”或“不”),亮度将 (选填“不变”、“变暗”或“变亮”)。

  • 1. 在我国某次实弹军事演习中。某舰发射火箭弹,战艇上炮手发现火箭弹发射后,经过2s击中目标,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,再经过了5s才听到爆炸声,已知声速340m/s,不计光的传播时间。求:

    (1)该舰距爆炸目标有多远?

    (2)火箭弹的飞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?

  • 1. 如图甲所示,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,铅笔的长度为 cm。图乙停表的示数是 s。

  • 1. 将质量为110g的某液体倒入容积为100cm3的容器里刚好能装满,由此可知,该液体的密度为kg/m3;若把该容器装满酒精(ρ酒精=0.8×103kg/m3),则容器里酒精的质量为g;如果把酒精倒掉一半,那么剩下的酒精的密度(选填“变大”“变小”或“不变”)。
  • 1. 如图所示,自然界中的雪、雾、露、霜等现象,都是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,对这些现象的描述,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(  )
    A .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,需要吸热 B .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,需要放热 C . 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,需要吸热 D .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,需要放热
  • 1. 2013年3月,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制造出一种超轻物质,取名“碳海绵”,这是一种气凝胶,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,它的内部有很多孔隙,充满空气。“碳海绵”可任意调节形状,弹性也很好,被压缩80%后仍可恢复原状。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、超高的吸附力,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。“碳海绵”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,“轻”说明“碳海绵”(  )
    A . 密度小 B . 体积小 C . 质量小 D . 弹性小
  • 1.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,该物质是 (选填“晶体”或“非晶体”);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,温度 (选填“升高”、“不变”或“降低”);第4min时,物质处于 状态。

  • 1. 把如图所示光路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充完整。

  • 1.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(  )
    A . 学生用的课桌的高度约80cm B . 我们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/s C .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.5℃~38.5℃ D . 我们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60s
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